給阿媽的一封信_海報

給阿媽的一封信

A Letter to A'ma

影片種類:
電影
影片分類:
劇情
發行公司:
天馬行空
片長:
97分
導演:
陳慧齡
主要演員:
邱俐綾
何思瑩
許志漢
潘旻妮
潘俞任
台灣首播日:
精彩劇照
<A Letter to A'ma> 給阿媽的一封信_劇照1
<A Letter to A'ma> 給阿媽的一封信_劇照2
<A Letter to A'ma> 給阿媽的一封信_劇照3
<A Letter to A'ma> 給阿媽的一封信_劇照4
<A Letter to A'ma> 給阿媽的一封信_劇照5
劇情介紹
《給阿媽的一封信》  「人類最大的悲劇是集體記憶的喪失。」----西蒙娜•韋伊
旅法導演陳慧齡回到故鄉悼念離世的祖母,除了面對模糊的家族記憶,她也意識到國家歷史的斷裂問題。透過給學生們的美術作業,陳慧齡邀請多位年輕人以家族記憶為題,訪談祖父母並為他們繪製肖像畫,來實踐一個歷時十年的行為藝術:「群像」的拼組。從滿州國死裡逃生的客家運將傳奇、走在阿塱壹古道娓娓談起先祖的斯卡羅後人、滿頭白髮嬌羞回憶與日本軍官相識的排灣族「公主」、落地生根多年卻仍難忘家鄉山河的老兵、不願重拾失親傷痛的受難者家屬,以及那一封封字字血淚卻未曾寄達的遺書,和早已埋沒在荒草間,曾是知識分子為躲避白色恐怖而自囚十八年的地窖。
聽著台灣新生代輪番闡述各族群的遷徙路線,最後都在這塊島嶼上相遇。彼此聆聽的過程,串連起不同甚至相對立場的記憶斷片,直到建構出一個群像。如同自由之鯨在濃霧中自海面浮起:一雙炯炯有神的眼、一張臉、許多張不同的臉、我們的臉……
【關於電影】從個人家族故事出發,十年重建大時代的集體記憶面貌《給阿媽的一封信》是導演陳慧齡「島嶼的集體記憶教學計畫」(簡稱島記)的集大成。她坦言自己辭去教職赴法讀書後,從異鄉回望故鄉,才驚覺自己來自一個被世界遺忘,甚至連自己也健忘的島嶼。因此回台後決心以紀錄片拍攝的模式,重塑國族的集體記憶。她透過登報、上網公告,邀請年輕人以「家族記憶」為題進行創作,並長年跟拍他們尋根過程,再從微觀角度出發,在台灣各族群的文化脈絡中爬梳,試圖拼組出歷史的全貌。同時也跟多校教師合作,每年用這部紀錄片的樣片來啟發學生。十年來,這項計畫從她的家鄉高雄開始,一步步擴散至全國,至2021年止,已有17個縣市、150多名教師以及一萬兩千名學生加入,持續深化這場永續實踐的社會運動。而片中最具意義的畫面便是一幅群像畫,由這些年收集各校學生與家長授權使用的祖父母肖像畫圖檔,積累近十年拼組而成,「這幅群像傳達出本片的中心思想:大歷史是無數個人小歷史拼組後被詮釋的結果。」因此,導演陳慧齡期盼這部電影能讓更多台灣年輕人理解家族傳承的重要,並更親身地感受歷史的重量。《給阿媽的一封信》結合了影像詩與紀實等藝術手法,為後統獨時代的台灣人爬梳出國族的多元面貌。片中可見台灣各族裔的立場與視角交錯,原住民部落往昔的榮光、殖民政權的更迭、國共內戰後的大遷徙、白色恐怖留下的陰霾與傷痕。而鏡頭上那一張張垂垂老矣的面孔,都是歷史存在的證明。陳慧齡深信思考可以反抗威權,藝術可以抵制遺忘,而教育得以啟發後世。然而,她也強調「集體記憶」不等於「共同的記憶」,不可能也不需要有統一內涵,「集體記憶是異質多元的個體記憶交流、匯聚的結果,必須經過長時間對話,同中存異、異中顯同。」此外,陳慧齡也盼透過藝術詮釋記憶,理解台灣與世界的關係。本片入圍2021年金馬影展最佳紀錄片,影展放映上,陳慧齡分享了在法國放映的經驗:「被殖民的國家都有身分認同的問題,用藝術建構很具啟發性。我們可以花五十年做出一個典範,把自己的故事說好,就對世界有所貢獻。」今年陳慧齡也展開入校放映計畫,與百名教師合作,藉由影片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從家庭、家族、社區、社會、國家,直到世界,用藝術詮釋記憶,用台灣的故事跟世界交朋友。

精彩預告搶先看

旅法導演陳慧齡耗時14年《給阿媽的一封信》拼湊故鄉被遺忘的「群像」!


《給阿媽的一封信》為旅法導演陳慧齡回到家鄉,歷時十四年拍攝而成的作品,拍攝橫跨17個縣市,有150多名教師,以及12000名學生受邀參與。不僅入圍第58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也獲得多項國際影展大獎肯定。本片可說是導演陳慧齡主導的「島嶼的集體記憶教學計畫」(簡稱島記)集大成。她表示自己辭去教職赴法讀書後,從異鄉回望故鄉,才驚覺自己來自一個被世界遺忘,甚至連自己也健忘的島嶼。

因此回台後決心以紀錄片拍攝的模式,重塑國族的集體記憶。由於經費拮據,她必須自己身兼製片、導演、攝影、錄音、剪接、聲音設計、翻譯、字幕等多項工作,無償付出,才得以完成這部作品。然而她也坦言,除了經費外,時間也是創作過程中極具挑戰的部分,「十四年來,一邊拍攝,一邊有長者離開人世。有些是我來不及記錄他們,有些是他們來不及看到影片。我一直有種跟時間賽跑的感覺。」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片中的受訪長者中,有斯卡羅族後裔、排灣族公主、退役老兵,以及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等各種身分。其中,導演陳慧齡坦言,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挑戰便是說服施儒珍的弟弟施儒昌先生的後代參與拍攝,「昔日威權迫害對這個家庭的傷害已經擴及三代。他們不願讓後代面對先祖悲慘往事,這裡頭可能有著我們一般人無法想像的恐懼與痛楚。」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導演表示,自己尊重他們的決定,同時也意識到自己能做的是:盡可能地讓更多人知道施儒珍躲在自家廚房砌出的陋室自囚十八年,在這只能剛好躺下一人的洞穴,隨身準備著一把小刀,準備在被軍警找到時立刻自我了斷。讓當年這位台灣本土左派理想青年的犧牲,可以因為我們想記得他,願意試著去理解他,而變得有意義。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劇情介紹

旅法導演陳慧齡回到故鄉悼念離世的祖母,除了面對模糊的家族記憶,她也意識到國家歷史的斷裂問題。透過給學生們的美術作業,陳慧齡邀請多位年輕人以家族記憶為題,訪談祖父母並為他們繪製肖像畫,來實踐一個歷時十年的行為藝術:「群像」的拼組。從滿州國死裡逃生的客家運將傳奇、走在阿塱壹古道娓娓談起先祖的斯卡羅後人、滿頭白髮嬌羞回憶與日本軍官相識的排灣族「公主」、落地生根多年卻仍難忘家鄉山河的老兵、不願重拾失親傷痛的受難者家屬,以及那一封封字字血淚卻未曾寄達的遺書,和早已埋沒在荒草間,曾是知識分子為躲避白色恐怖而自囚十八年的地窖。聽著台灣新生代輪番闡述各族群的遷徙路線,最後都在這塊島嶼上相遇。彼此聆聽的過程,串連起不同甚至相對立場的記憶斷片,直到建構出一個群像。如同自由之鯨在濃霧中自海面浮起:一雙炯炯有神的眼、一張臉、許多張不同的臉、我們的臉……

精彩劇照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給阿媽的一封信》| 中文預告

導演陳慧齡重塑「集體記憶」《給阿媽的一封信》十年拼組「群像」詮釋家族傳承!


從個人家族故事出發,《給阿媽的一封信》是導演陳慧齡「島嶼的集體記憶教學計畫」(簡稱島記)的集大成。她坦言自己辭去教職赴法讀書後,從異鄉回望故鄉,才驚覺自己來自一個被世界遺忘,甚至連自己也健忘的島嶼。因此回台後決心以紀錄片拍攝的模式,重塑國族的集體記憶。

她透過登報、上網公告,邀請年輕人以「家族記憶」為題進行創作,並長年跟拍他們尋根過程,再從微觀角度出發,在台灣各族群的文化脈絡中爬梳,試圖拼組出歷史的全貌。同時也跟多校教師合作,每年用這部紀錄片的樣片來啟發學生。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十年來,這項計畫從她的家鄉高雄開始,一步步擴散至全國,至2021年止,已有17個縣市、150多名教師以及一萬兩千名學生加入,持續深化這場永續實踐的社會運動。而片中最具意義的畫面便是一幅群像畫,由這些年收集各校學生與家長授權使用的祖父母肖像畫圖檔,積累近十年拼組而成,「這幅群像傳達出本片的中心思想:大歷史是無數個人小歷史拼組後被詮釋的結果。」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給阿媽的一封信》結合了影像詩與紀實等藝術手法,為後統獨時代的台灣人爬梳出國族的多元面貌。片中可見台灣各族裔的立場與視角交錯,原住民部落往昔的榮光、殖民政權的更迭、國共內戰後的大遷徙、白色恐怖留下的陰霾與傷痕。而鏡頭上那一張張垂垂老矣的面孔,都是歷史存在的證明。陳慧齡深信思考可以反抗威權,藝術可以抵制遺忘,而教育得以啟發後世。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然而,她也強調「集體記憶」不等於「共同的記憶」,不可能也不需要有統一內涵,「集體記憶是異質多元的個體記憶交流、匯聚的結果,必須經過長時間對話,同中存異、異中顯同。」此外,陳慧齡也盼透過藝術詮釋記憶,理解台灣與世界的關係。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旅法導演陳慧齡回到故鄉悼念離世的祖母,除了面對模糊的家族記憶,她也意識到國家歷史的斷裂問題。透過給學生們的美術作業,陳慧齡邀請多位年輕人以家族記憶為題,訪談祖父母並為他們繪製肖像畫,來實踐一個歷時十年的行為藝術:「群像」的拼組。從滿州國死裡逃生的客家運將傳奇、走在阿塱壹古道娓娓談起先祖的斯卡羅後人、滿頭白髮嬌羞回憶與日本軍官相識的排灣族「公主」、落地生根多年卻仍難忘家鄉山河的老兵、不願重拾失親傷痛的受難者家屬,以及那一封封字字血淚卻未曾寄達的遺書,和早已埋沒在荒草間,曾是知識分子為躲避白色恐怖而自囚十八年的地窖。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聽著台灣新生代輪番闡述各族群的遷徙路線,最後都在這塊島嶼上相遇。彼此聆聽的過程,串連起不同甚至相對立場的記憶斷片,直到建構出一個群像。如同自由之鯨在濃霧中自海面浮起:一雙炯炯有神的眼、一張臉、許多張不同的臉、我們的臉……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給阿媽的一封信》劇照 ( 圖 天馬行空 )

《給阿媽的一封信》| 中文預告

Time Used: 4.330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