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歸途_海報

月影歸途

The Moon Represents My Heart

影片種類:
電影
影片分類:
紀錄片
發行公司:
可樂電影
導演:
JuanMartínHsu 許煌
IMDb評分:
6.8 / 10
台灣首播日:
精彩劇照
<The Moon Represents My Heart> 月影歸途_劇照1
<The Moon Represents My Heart> 月影歸途_劇照2
<The Moon Represents My Heart> 月影歸途_劇照3
<The Moon Represents My Heart> 月影歸途_劇照4
<The Moon Represents My Heart> 月影歸途_劇照5
劇情介紹
《月影歸途》 與母親分開十年之後,我帶著對父親去世的疑惑,從阿根廷啟程到台灣去見我的母親。我們邊喝啤酒邊抽煙,聽她緩緩道出自己所掌握的少量消息情報,卻沒有太多答案。我的第二趟旅程有了不同的意義,我開始意識到:母親就像東方社會的女人一樣,奮鬥不懈只為了在性別歧視的世界中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1970至1990年代,在「白色恐怖」與戒嚴的時代背景下,有一批台灣人選擇離鄉背景到阿根廷打拼生活。作為阿根廷移民第二代的Juan Martín在17歲時,其母親因受不了思鄉之苦,獨自回到了台灣生活。這一別是十年,2012年,第一趟到台灣探訪母親的旅程,他試著了解更多其父親被殺害的真相,但那時母親只給出屈指可數的答案。2019年,已成為電影導演的Juan Martín,再次來到台灣,這次他試著揭開更多謎底,但才發現製作這部片的真正動機沒有其他,而是紀錄那位他拍攝最多的人:母親,一名堅強的鬥士。導演作為阿國台灣移民第二代當事人,以鏡頭去建構出在移民歷史中屬於自己家族的一席之地,還有他母親對於台灣與阿根廷兩國之間的情感糾結,透過鄧麗君的名曲,本片都再再勾勒出對於「故鄉」與「家」的某一種想像。透過走進母親生命,去解構分居於兩國的母子關係以及各自對於「國境」的另一種詮釋。
【關於電影】「阿根廷,請不要為我流淚」 —— 關於阿根廷回流移民
由阿根廷文化協會所出版之《彭巴草原上的蕃薯:台灣人阿根廷移民史1960~2012》於2012年在台灣上市,這份由阿根廷台灣移民自行集結撰寫的專書,第一次將這段不為人知的歷史帶入台灣歷史的視角。在台美斷交及壟罩在戒嚴的恐怖雙重陰影之下,對台灣時局不穩而感到憂心的一群台灣人自1970年代開始至1990年代,跨過1萬8千多公里的距離在南美生根,開啟了當時的阿根廷移民潮——那個在地球另一端的世界。這一群台灣人在南美經商、生兒育女,時光飛逝,阿國已儼然成為了這些人的「家鄉」。篳路藍縷的移民路,卻仍吸引大量台灣移民入住阿根廷,於80至90年代的全盛時期,當地台僑約有三、四萬人。第二代移民,更多數前往墨西哥及其他南美地區工作,成為如今台灣與南美洲最直接的文化橋樑。根據駐阿根廷台北商務文化辦事處指出,在2000年以前生活在阿根廷的台灣人約有3萬人左右,然而在2001年阿根廷陷入嚴重經濟危機時減少到了2萬人。而在這些消失的數字中,多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回流移民。
關於導演Juan Martín Hsu與他的家
由在阿根廷相遇的台灣人雙親所生,在導演 Juan Martín Hsu(許煌)的17歲生日時,其母親——陳燕芳,選擇回到離開了20年的台灣,從此沒有回過阿根廷。作為第二代的許煌與其弟,則是選擇了與母親不同的道路——留在阿根廷過生活。這一分離,就是十年歲月。2011年,27歲的許煌在成年後帶著小攝影機,第一次踏上台灣這一塊熟悉卻又陌生的土地,記錄起了與自己分居兩地的母親在台灣的生活。透過鏡頭,開始去了解母親與自己,還有那個在自己童年中在一場謀殺案而死去的父親的真相。父親的死在許煌心裡一直是個疑問,他不解為何母親對此三緘其口,連照片都沒有留給他們,全家福的合照永遠都缺了一角,那是母親用悲傷剪下的。許煌明白,母親愛著自己跟弟弟,卻也抵擋不了一個人回到台灣生活的孤獨與辛酸,即使生於臺灣,在臺灣有過數年的生活經驗,作為回流者的她仍需經歷一段重新適應的時期。而與母親一起對酒高歌的依然是那首對於海外華人意義非凡的曲子 —— 鄧麗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
八年過去,許煌再一次來到台灣,再一次記錄起母親,並試著拋開對於「母親」這個形象。透過鏡頭,許煌將她塑造成一個「女人」、一個在「東方社會」中的女人那樣,奮鬥不懈只為了在性別歧視的世界中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藉由拍攝,從小在阿國成長的導演來說,從自小習以為常的那只屬於異國一角的「台灣」裡,在追尋真相中意外的在「世界的另一端」,度過了真正的日常「台灣生活」。導演作為阿國台灣移民第二代當事人,以鏡頭去建構出在移民歷史中屬於自己家族的一席之地,還有他生命中的鬥士 —— 母親對於台灣與阿根廷兩國之間的情感糾結,透過鄧麗君的名曲,本片都再再勾勒出對於「故鄉」與「家」的某一種想像。透過許家的故事換換走入母親的生命,去解構分居於兩國的母子關係以及各自對於「國境」的另一種詮釋。《月影歸途》作為導演的第一部紀錄長片之作,以阿國移民為題,但是以一種更私人的、更纖細的角度去爬梳自我以及家庭對於「台灣」這一塊「故土兼異鄉」的特殊情懷。希望能在台灣以另一種觀察移民家族的角度,去訴說出在某個大時代背景中,個人選擇配合環境而作出的犧牲是如何造就出台灣與阿根廷之間複雜而糾結的鄉愁與認同,並進一步了解不同世代對於選擇成為回流者或不成為回流者的原因及其背後意義,以及阿根廷的台灣移民離散史的家族經驗。
          
精彩預告搶先看

導演許煌阿根廷移民潮紀錄片《月影歸途》透過鏡頭意外揭露戒嚴時期真相!


紀錄片《月影歸途》是由阿根廷移民第二代的導演許煌(Juan Martín Hsu)耗時多年並往返阿根廷與臺灣兩國完成拍攝,細膩縝密地紀錄自17歲後未見的母親與臺灣家族移民的首部記錄長片。拍攝背景為白色恐怖時期下擔憂政治的臺人,移民至阿根廷落地生根的真實故事。根據阿根廷台北文化商務辦事處指出,在1970-1980年間就有高達40000名台灣人移民至阿根廷,而此移民潮的歷史卻鮮少被重視,本片揭露戒嚴時期下不幸被遺忘的移民真相。

《月影歸途》由臺裔導演許煌首部拍攝自我家庭的紀錄長片,在細膩又私密的鏡頭語言下,許煌俐落地呈現既陌生又熟悉的故土臺灣,也詮釋出對於17就離開他的母親,疏離又糾結的複雜情感與記憶。1970至1990年代有一群對臺灣時局不穩而感到憂心的臺灣人,在臺灣戒嚴恐怖與臺美斷交的雙重陰影之下,選擇飛越1萬8千多公里在南美落地生根。導演許煌的父母在阿根廷相遇後,步入婚姻並生下導演許煌與弟弟許懿,但在導演許煌17歲生日時,母親陳燕芳毅然決然拋開在阿根廷的原有生活,果斷地選擇回到20年未曾返回的故鄉臺灣,從此不再踏上阿根廷。

▲《月影歸途》劇照 ( 圖 可樂電影 )
▲《月影歸途》劇照 ( 圖 可樂電影 )

作為阿根廷第二代移民的許煌與胞弟,則選擇與母親不同的道路,持續留在阿根廷生活。直到2011年,許煌首次踏上臺灣,並使用攝影機紀錄與自己分居兩地、長年未見的母親,並把母親在臺灣的種種生活,透過鏡頭的力量,探尋這段不為人知的移民潮背景。

▲《月影歸途》劇照 ( 圖 可樂電影 )
▲《月影歸途》劇照 ( 圖 可樂電影 )

在台美斷交及壟罩在戒嚴的恐怖雙重陰影之下,當時有一群對臺灣時局不穩而感到憂心的臺人,自1970年代開始至1990年代,跨過1萬8千多公里的距離在南美生根,開啟了不為人知的阿根廷移民潮。甚至於1980至1990年代全盛時期,在當地生活的僑胞甚至高達四萬人。而遷移至阿根廷眾多的臺灣人中有的雖是因為政局不穩而感到不安出走,也有的移民是自發前往開拓新的人生旅程,而這段的移民的漫漫長路卻總是輕易被遺忘在歷史洪流中。

▲《月影歸途》劇照 ( 圖 可樂電影 )
▲《月影歸途》劇照 ( 圖 可樂電影 )

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阿根廷台灣第二代導演許煌。作品大多涉及移民文化生活與相關議題。導演曾以訴說在阿根廷生活各國移民之劇情長片《仿冒市場》在2015年榮獲銀鷹獎最佳劇情片、阿根廷第三屆「南美洲國家聯盟國際影展」(Unasur Cine)新銳導演殊榮。許煌的短片作品《Mandarin Diamond》則入圍阿根廷馬德普拉塔影展及巴西聖保羅國際電影節等,該片也著重在處理阿根廷的移民問題。

▲《月影歸途》劇照 ( 圖 可樂電影 )
▲《月影歸途》劇照 ( 圖 可樂電影 )

《月影歸途》即是他首部以自身家族故事出發,聚焦在自我成長與在臺灣母親的情感。許煌導演透過影像除了展現他對母親的思念,竟透過一段家庭錄影影像,意外揭露了在戒嚴時期底下鮮為人知的移民潮真相,也更讓人了解阿根廷這段被遺忘的移民歷史。

▲《月影歸途》劇照 ( 圖 可樂電影 )
▲《月影歸途》劇照 ( 圖 可樂電影 )

劇情介紹

生長在阿根廷的導演與台灣母親分開十年後,第一次踏上台灣這片土地,試圖尋找父親死亡的真相,卻沒有太多線索。他陪伴母親走訪各地親戚,在台北這座城市間遊走,聽著她描述在阿根廷的回憶,一段不為人知的家族傷痕與記憶逐漸清晰。影片融合紀錄與虛構,映襯離散者面對「去/留」之間的拉扯。

精彩劇照

▲《月影歸途》劇照 ( 圖 可樂電影 )
▲《月影歸途》劇照 ( 圖 可樂電影 )
▲《月影歸途》劇照 ( 圖 可樂電影 )
▲《月影歸途》劇照 ( 圖 可樂電影 )
▲《月影歸途》劇照 ( 圖 可樂電影 )
▲《月影歸途》劇照 ( 圖 可樂電影 )

《月影歸途》| 精采預告

Time Used: 2.495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