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男子葉石濤_海報](https://videogo.livio.com.tw/wp-content/uploads/2022/05/台灣男子葉石濤-topic.jpg)
台灣男子葉石濤
Yeh Shih-tao, A Taiwan Man
《台灣男子葉石濤》 ★ 葉石濤是台灣作家中極為重要的指標性作家,他撰寫的《台灣文學史綱》已成為台灣文學領域必讀經典,但他一生坎坷的寫作歷程,讓他感觸極深的說:「寫作是天譴」 ★ 以珍貴史料、資料影片為觀眾建立起宏觀的歷史脈絡,並邀請11位年輕藝術家轉譯葉石濤筆下的文字想像,讓影片更具有藝術高度。 葉石濤是台文界扛鼎的前輩作家,他出生於日治晚期,十幾歲便以日文寫作,在文壇嶄露頭角。於戰後,大多數台籍作家因難以跨越日文轉華文的書寫,而結束寫作生命,葉石濤是少數轉換語言成功,持續寫作一生的台籍重量級作家,與鍾肇政在文壇號稱「北鍾南葉」。 葉石濤的寫作生命,與台灣近現代史同起伏。他歷經日本統治、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八九零年代社會運動、解嚴、報禁黨禁解除、政黨輪替。曾經因為參與左派讀書會而入獄3年,成為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在坎坷顛沛中持續寫作一生。他目睹同時代台籍作家抑鬱以終,而決定為同時代被淹滅的台籍作家發聲,寫下《台灣文學史綱》,在文學史上首次將台灣從附從的客體角色,提升為主體位階,給予台灣作家新的定位與視角。 葉石濤一生寫作不綴,直到2008年83歲過世,除了評論之外,留下大量小說、散文、雜文。小說始終是他最渴望的創作,即便在那個以黨國為中心思想的戒嚴年代,他的作品屢被退稿,難以發表,但他依然沒放棄過小說創作。本片除了以台灣現代史呼應他的生命史外,亦邀請11位年輕藝術家來演繹他的小說、散文,透過跨世代的藝術激盪,重新發現並賦予葉石濤文學作品新生命。 【拍攝源起】 2011年台灣出現《他們在島嶼寫作》作家系列紀錄片開始,十年來這個系列已經紀錄了20位作家。 這系列文學紀錄片以較高的預算、電影規格的拍攝創造出優異品質,平地一聲雷,寫下文學紀錄片新里程碑,於戲院上映創下熱映盛況,讓一般觀眾透過影像重新認識純文學的美好,將冷門的文學重新賦予火熱的生命。 然而,與此同時,另一種聲音卻也從沒停過。就是「為何不見具台灣意識的本土重量級作家被選入?」 本片《台灣男子葉石濤》監製林靖傑身為《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導演之一,也不斷反省著這個課題。十年過去了,台灣文學的論述在台灣漸漸站穩腳步,全國大學院校台文系所基礎更加穩固,台灣愛好文藝的年輕人對於台灣文學求知若渴。值此之際,正是拍攝葉石濤,第一位在政治逆流中勇敢、並洞見地以台灣主體意識寫出《台灣文學史綱》的先行者。 我們該好好地拍攝認同台灣價值與美學的台籍作家了。好好欣賞他們精雕細琢的文字,好好體會他們揭櫫的人生觀,好好跟著他們的文字認識這塊土地的人事物。台籍前輩作家,這些偉大的心靈,他們在島嶼寫作了一個世紀,只是寂寞沒被看見。讓我們好好深入一次看見葉石濤,看見他們。
台灣文學界指標性作家《台灣男子葉石濤》一生顛沛坎坷仍堅持創作不綴
![](https://images.livio.com.tw/uploads/-使用請註明:攝影林柏樑-3-scaled-aspect-ratio-1042-540.jpg)
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由《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之王文興《尋找背海的人》的製作團隊拍攝,許卉林執導,知名導演林靖傑擔任監製。葉石濤是台文界扛鼎的重要作家,經歷日治及抗戰時代直到2000年後,他的寫作生命,與台灣現代史同起伏,除了小說、評論等文字創作,更撰寫了《台灣文學史綱》,是確立台灣文學主體性的重要著作。《台灣男子葉石濤》以電影高規格全面紀錄一位台灣文學領域的重量級作家,更集合11位年輕藝術家詮釋葉石濤的文學作品,提升本片的可看性,透過影像讓更多觀眾認識台灣作家及台灣文學。
這些年來,《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導演之一林靖傑一直在思考,文學系譜中被歸類到台派的作家中,也不乏非常優秀的重量級作家,假如可以有一樣的電影規格製作,相信這些被歸到台文領域的作家會獲得更多人注意與認識,並重新獲得一般觀眾的普遍肯定。在這樣的思維下,《台灣男子葉石濤》應運而生。
![▲《台灣男子葉石濤》劇照 ( 圖 攝影林柏樑 )](https://images.livio.com.tw/uploads/N_葉石濤肖像--使用請註明:攝影林柏樑-1-aspect-ratio-600-400.jpg)
不只是一個文學家的紀錄,《台灣男子葉石濤》也紀錄了同時代台灣作家的共同命運,突顯出台灣作家的文學成就。林靖傑表示希望本片將近千萬的製作費,與高規格電影質感的呈現,可以為台文作家的文學紀錄電影之製作樹立新的標竿,期待後續將有後來者持續以影像耕耘台灣文學領域,感動觀眾,進而豐富台灣文化。
![▲ 葉石濤肖像 ( 圖 攝影林柏樑 )](https://images.livio.com.tw/uploads/N_葉石濤肖像--使用請註明:攝影林柏樑-2-aspect-ratio-600-400.jpg)
葉石濤是台灣文學界指標性作家,人稱葉老。出生於日治晚期,經歷過日治和戰後兩個時代,十幾歲時便以日文寫作展現才華。戰後,他成功克服語言轉換的困難,持續寫作一生,與鐘肇政在文壇號稱「北鍾南葉」。他的寫作生命,與台灣現代史同起伏,歷經日本統治、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八九零年代社會運動、解嚴、報禁黨禁解除、政黨輪替,也曾是白色恐怖的受難者,入獄三年。在坎坷顛沛中仍堅持寫作,但也曾讓他感嘆的表示「文學是上帝給特定的人降下的天譴」。他目睹同時代台籍作家抑鬱以終,決定為被淹滅的他們發聲,洞見地以台灣主體意識寫出《台灣文學史綱》,在文學史上首次將台灣從附從的客體角色,提升為主體位階,給予台灣作家新的定位與視角。
![▲《台灣男子葉石濤》劇照 ( 圖 攝影林柏樑 )](https://images.livio.com.tw/uploads/N_葉石濤肖像--使用請註明:攝影林柏樑-4-aspect-ratio-600-400.jpg)
葉石濤一直默默耕耘台文文學,並非是家喻戶曉的知名作家,更不是文化明星,《台灣男子葉石濤》除了以台灣現代史呼應葉石濤的生命史外,邀請文壇多位重要文人受訪,像是雲門舞團創辦人林懷民、李昂、李喬等人聊他們心中的葉石濤,林懷民曾目睹他在困苦時刻,在炎熱簡陋的老房子外,硬是找了塊小小地方埋頭寫作;還有協助葉石濤編寫《台灣文學史綱》的詩人曾貴海、鄭烱明、陳坤崙及評論家彭金瑞等人回憶他在編寫此書的辛苦和內心的爭扎。更以珍貴史料及影片再加上文學學者及作家的訪談,建立起本片的脈絡,讓觀眾可以透過紀錄片更清楚的認識這位台灣文學家。
精彩劇照
![▲ 攝影家林柏樑 ( 圖 茂樹電影 )](https://images.livio.com.tw/uploads/N_《台灣男子葉石濤》-攝影家林柏樑-aspect-ratio-600-400.jpg)
![▲ 莊益增演出舞台劇 ( 圖 茂樹電影 )](https://images.livio.com.tw/uploads/H_《台灣男子葉石濤》劇照-莊益增演出舞台劇-aspect-ratio-600-400.jpg)
![▲ 莊益增演出舞台劇 ( 圖 茂樹電影 )](https://images.livio.com.tw/uploads/N_《台灣男子葉石濤》劇照-莊益增演出舞台劇1-aspect-ratio-600-400.jpg)